
元辰宮探索
她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創業顧問,總是笑容滿面、待人慷慨。
不論是資源、人脈,還是自己的時間,她都毫不保留地分享出去。
有一次,客戶臨時趕方案,已經生病的她,連續兩晚熬夜修改,直到身體出現發燒與頭暈,仍咬牙完成。
在元辰宮的探索中,她的後花園陽光充足,果樹上結滿了飽滿的果實——這些象徵著她的才能與資源。
但奇怪的是,四周沒有圍籬,任何外來的小動物都能自由進出,不僅吃果實,還會把好好的水果咬壞、糟蹋在地。
就像現實生活裡,慷慨地付出時間、資源與心力,別人也因此受惠良多。
然而,因為太過輕易得到,對方逐漸習慣了這樣的便利,反而不再特別珍惜。
花園裡那些被隨手取走、甚至隨意丟棄的果實,就像她長久以來的付出——不是沒價值,而是因為沒有界線,才讓人誤以為理所當然。
我們一起調整花園四周,建立堅固而美觀的圍籬。
當最後一段圍好,她長長地吐了一口氣:「好像終於有個安全的界線了。」
樂於分享是一種美德,但當給予超過自己的承受力,熱情就會慢慢轉成疲憊,甚至委屈。
她過去以為,付出,別人會感受到她的價值;卻忘了自己也是需要被照顧、被保護的。
元辰宮後花園的圍籬,不是拒絕世界,而是提醒自己——資源與愛並非隨手可取,而是需要尊重與珍惜的。
當界線清楚,她發現自己依然能慷慨分享,但這份分享不再建立在透支,而是源自飽滿與自願。
界線,從來不是為了拒絕別人,而是為了讓人懂得如何靠近你。
沒有界線,別人拿不準能從你身上拿多少,於是有人拿太多,有人乾脆遠離,因為不知所措。
而當界線清楚,你依然能分享,但那是一種心安理得、可長可久的分享。
不必再擔心自己被掏空,別人也能在彼此尊重中,享受真誠的互動。
真正的慷慨,不是拼命給,而是學會在保護自己的同時,讓愛與資源流動得更自在。
她說,圍籬立起的那一刻,像是在告訴自己:「我值得保護,也值得被善待。」
設好界線,不是自私,而是讓愛與資源流得更穩、更遠,且不會在半途乾涸。
(經當事人同意,本文內容為諮詢過程的改寫與整理,並已進行去識別化處理。)
Create Your Own Website With Webador